
前段时间,一位女孩上了热搜。
很多人说想到了江歌。
但好在,相似的开头,没有导向相似的结局。
2019年,3月10日,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花江校区。
两个大一的女生,晚上9点下了晚自习,结伴一起回宿舍,本来是很普通的一天。
一个是崔译文,一个是小梁。
但是在那条她们每天经过的路上,有个男生走在她们后面。
小梁害怕地用手肘碰了一下崔译文,小声说,“后面有人。”
崔译文转身看去,就看到隔着两三米有一个男生,他直接冲了过来。
她没看清男生手里拿着刀,但下意识的反应就是,一把推开小梁说,“跑!”
然后崔译文被冲过来的男生连捅两刀。
之后男生去追跑走的小梁,小梁因为跑开后又回头看他们,速度慢了,一下就被男生追上。
男生疯狂连捅了小梁16刀。
小梁不断尖叫,喊着救命,周围的同学都害怕地跑走了。
崔译文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,带着伤就又冲了上去,一把把小梁拉到身后护住。
男生杀红了眼,捅不到小梁了,就对着崔译文接着又捅了6刀。
后来有人问崔译文,为什么那时候带着伤还要冲上去?
为什么可以这么勇敢,如果她死了,她爸妈怎么办?
崔译文说,当时没有时间思考,脑子都是空白的,反应都是下意识的。
“当时别人都跑了,我离得最近,如果我眼睁睁看着不救,那不就成了我的噩梦了吗?”
她说,“我是军人的孩子啊。”
“现在我们俩都活着,就是最好的结局不是吗?”
是的,后来她们都活下来了,很幸运,但她们的身体和心灵也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疤痕。
那天,凶手捅完24刀,两个女孩都毫无反抗能力了,血流满身。
他终于丢下刀,逃离了现场。
到了医院,崔译文在ICU抢救了3天,才终于度过危险期。
她的肝被捅穿了,胆囊也受伤严重。
她后来说,“我以为不捅到心脏就不会死,我避开了心脏,却忘记了肝。”
她身上留下了一道“7字型”的伤疤,从胸口一直蔓延到腰腹,长达17厘米,那条疤“就像用订书机订过”。
第一次看到这条伤疤时,崔译文哭了,这也是这整件事发生后她唯一一次哭。
崔译文说,那感觉就像“身上爬了很多蜈蚣一样”。
就像她后来提醒自己粉丝的那样,如果有时间思考,她会想更周全的方案。“安全第一,可以先叫人一起,不要跟我一样一股脑就冲。”
2020年4月终审,凶手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。
之后的调查显示,凶手是因与小梁有“情感纠纷”,所以寻机报复。
很多人说,这个案子让他们联想到了2016年的江歌案,同样的“因情感纠纷报复捅刀”,同样的被卷入同学的纠纷中挺身而出的女孩。
好在,这次没有另一个刘鑫,两人都活下来了,小梁全家都表示很感谢崔译文。
江歌案罕见的地方更多在于刘鑫后续对江歌妈妈的逃避甚至攻击。
但案子中有一个更普遍的源头是“情感纠纷”,这段时间因“情感纠纷”引发暴力事件的新闻被曝出不少,它们不应因常见而被忽视。
这其中大多受害者,并没有机会遇到挺身而出的人。
6月29日,湖南临湘市的街头,发生了一件骇人听闻的事。
一位男子开车撞向路边的一位女子,把她拖出十几米,又从她身上碾过。
一次犹嫌不够,他又把车开了回来,再碾一次。
最终女子抢救无效死亡。
而她今年也才22岁,是个00后。
凶手,则是她的丈夫,他们本来协商好离婚,那天就是去办手续的。结果因为丈夫户口的问题,这个事情没办下来。
没想到一出门,就发生了这件凶案,女子本来为了离婚拍的证件照,也变成了遗照。
据家属透露,他们婚后本就经常吵架,已经基本是分居的状态。
为什么凶手如此疯狂?本来都协商好要离婚了,却突然当众下毒手。
他们还有两个孩子,现在母亲死亡,父亲成为杀人凶手坐牢,孩子也不知以后怎么办。
而这样的案件还有很多。
今年2月13日,湖南衡阳。一条新闻显示,一位男子带人冲到一女子家中对女子的父亲施暴。
爆料人宁顺花,她曾5年起诉了5次,要与前夫陈定华离婚。
从这个起诉的次数,就能看出她离婚的艰难。陈定华赌博、家暴,任意一条都是宁顺花充分的离婚理由。
但她却因为提出离婚,无数次被威胁恐吓。
陈定华不止打她,她父亲和弟弟来帮她,也曾被他打伤过。
这种恐吓与暴力严重到什么程度呢?
甚至她之前每一次出庭,都要先写好一封遗书留下。
因为害怕被报复,过年都不敢回家,只敢一直躲着他。
为什么只是离个婚,她和家人要承受如此长期的恐吓,要承受如此“报复”?
可是不离婚就会好吗?
2020年3月20日,发生了一件震惊全国的杀妻焚尸案。
丈夫严豪杰嗜赌成性,借高利贷赌博。
没钱还了,他想到跟妻子刘娟要钱,刘娟考虑到丈夫的爸爸还病着,可能要钱治病,就拒绝了。
没想到他直接拿了把水果刀威胁她,后来更是对着妻子脖子扎了3刀,而那时,刘娟还怀着身孕。
这些妻子,真的做了什么值得被这样“报复”的事吗?
更无法理解的是,有时哪怕只是“被骚扰”、“被追求”也会被报复。
2021年4月8日,山东泰山。
在抽水蓄能电站上班的周女士,竟被一位同事刘某狂砍数刀,最后死亡。
原来,周女士之前就已被这位男子长期骚扰。
3月5日,刘某曾持刀威胁周女士,把她从宿舍带走,强行拘禁。
当时这件事被发现后,刘某和他父亲写下保证书。没想到仅一个月后,刘某当着两个同事的面,把周女士砍死了。
讽刺的是,刘某辩解过自己有精神疾病,所以疯狂。
但根据警方的鉴定,他当时并没有精神疾病。
可是一个正常人,为什么能对一个仅仅是拒绝自己追求的人,就狂捅数刀直至杀死对方?
心理学有一个概念叫“恶性侵犯”,是指那些“不合乎生存适应的侵犯行为”。明明没有好处的情况下,有些人仍会做出残忍的暴力、破坏行为。
弗洛姆提出过一种做出这种行为的可能动机:他们要反抗“无能感”。
当人感到无能为力时,都会倾向做些什么让自己“有影响”,来证明自己是有能力的,能证明自己的存在。
但是,大多数人是通过正面的,创造性的方式来达到这种“改变”,却也有些人,会通过破坏,负面的方式达到,比如打压、伤害别人,甚至报复社会。
也许,以后大家找对象的时候,除了多观察对方面对弱势的人的态度,还可以看他面对挫折时的反应,看他们“证明自己”时的行为。
不止女生,男生同样也要注意,虽然杀夫新闻较少,也不是完全没有。
微博一位检察官网友 @像一只獬豸的检察员外郎 检索了2017年,五个中级人民法院的故意杀人罪判决书,共62份。
其中,杀妻占23%,杀女友占7%,合计30%,杀夫案占3%。
这个数据和联合国2018年发布的一份报告相近,2017年全球被杀害的女性约8.7万人,其中约34%的受害人是被伴侣所杀。
有人研究了78份判决书,总结了多起杀妻案与杀夫案的动机,杀妻多为“情感纠纷”,杀夫多因家暴。
还有数据显示,走到杀人这步前,70%的人曾对受害人施加过暴力。如果一个人有通过暴力处理问题的模式,就是一个危险的预兆。
为什么很多人都说,选择伴侣,最重要的就是先看对方的人品。
因为其他的品质,也许关乎一段感情质量的上限。
但人品是保障一段关系底线的因素。
它不能保证关系的长久,但至少能在双方分手时,保留对彼此的善意。
希望案件的曝光,可以有一点警示作用。以后有受害人求助的时候,就可以得到社会更多的重视,避免让事情走到最坏的那步。
希望大家都可以擦亮眼睛,远离这样有毒的关系。
